名牌服裝屢現(xiàn)質量問題 缺乏有效檢測是關鍵
2007-02-12 來源:生命時報 文字:[
大 中 小 ]
上海、廣州眾多知名品牌服裝被查出存在安全隱患,再次證明高價不是質量的保證。近日,上海市工商局檢測了40種知名品牌服裝,共59個樣品。結果顯示,有25種服裝不合格,不合格率高達42.4%。其中標注進口的服裝占24種,颯拉、香奈爾、阿瑪尼等國際知名品牌紛紛落馬。隨后,廣州市工商局也抽檢了當?shù)厥袌鲣N售的進口名牌服裝,結果同樣很不理想。
調查結果公布之后,上海、廣州全面展開了清查撤柜專項行動,不合格品牌的服裝全面下架。此外,北京市工商局局長張志寬也表示,會盡快對北京市場進行調查。
知名品牌年年不合格
其實,國際知名品牌服裝幾乎年年都會傳出“不合格”新聞。
2004年7月,國家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檢疫總局抽檢了403個進口紡織品和服裝樣品,甲醛含量、pH值等安全指標不合格率達45.7%。
2005年2月,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抽取了31個批次的進口國際知名品牌服裝,其中有20個批次的產品不合格。
不僅是服裝,連進口鞋類也是問題不斷。2006年底,浙江省工商局對該省進口鞋類的質量進行了抽樣檢測。結果顯示,被抽樣的46個批次進口鞋,竟有35個批次不合格。其中包括路易威登、瓦倫蒂諾、D&G等十多個世界頂級品牌。
問題總是“老三樣”
觀察后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導致進口服裝不合格的問題總是那幾個:甲醛含量、pH值超標,染色牢度不夠,纖維含量和標識標注不符合國家強制標準等。
甲醛含量和pH值均屬安全性指標。該指標不合格,會直接危害健康。比如,含甲醛的服裝會釋放出游離甲醛,對呼吸道黏膜和皮膚產生強烈刺激,引發(fā)呼吸道炎癥和皮膚炎癥。而pH值過高或過低,會使皮膚受其他病菌侵害。
問題究竟出在哪里?北京化工大學理學院院長萬平玉解釋說,從制作工藝上來看,布料在染色過程中需使用一些化學物質。這些原料必須經過固定比例的配制才能安全上色。一旦比例不準,就可能出現(xiàn)甲醛含量或pH值超標。
衣服制作完成后,一般需要通過加熱或烘干處理以便定型。在這個過程中,衣料中的甲醛會有所揮發(fā),因而服裝也會更加安全。如果缺少這道工序,自然會令服裝甲醛含量不合格。
“某些服裝包裝用品不合格,也是原因之一。”萬院長說,比如衣服里面襯的紙板,或包裝封口處的黏合劑,都有可能是甲醛超標產品,這會間接“牽連”服裝本身。
缺乏有效檢測是關鍵
知名品牌服裝雖然屢屢出現(xiàn)質量問題,但仍受到眾多消費者追捧。專家認為,這和錯誤的消費觀念有關。一些消費者在接受《生命時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:“外國的東西再差,總比國內的假冒偽劣好吧?”
我國缺乏有效的檢測手段,更是讓不合格進口服裝有恃無恐。國家棉紡織產品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中心主任王寶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,服裝甲醛問題頻出,主要原因就是我國還沒有建立服裝產品市場準入制度!斑@是一個嚴重的‘后門’。雖然服裝上市前必須送檢,但不是每批次都要送檢。上柜前,商場雖然要求企業(yè)出具檢驗單據(jù),但不要求每批次產品都提供檢驗單據(jù)。這些都是監(jiān)管缺位的直接表現(xiàn),也最終導致國外知名品牌質量問題頻發(fā)。”專家指出,我國應盡早建立完善的進口產品監(jiān)管制度,填補檢測手段方面的空白。
國際知名品牌出現(xiàn)一系列嚴重的質量問題,對崇洋媚外的國內消費者來說,無異于當頭一棒。希望那些盲目迷信外國品牌的人能趁此機會反省自身問題,學會“理性消費”。
文字:[
大 中 小 ] [
打印本頁] [
返回頂部]